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中华民族前行的道路,它是我们共同的“根”与“魂”,构筑起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在这片沃土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瑰宝,熠熠生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我校创设美育大讲堂,开展系列体验活动,增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进一步培育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

学校新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建立大师工作室,特聘李国良、崔爱民、宋建亮、许英斯等多位非遗传承人作为我校兼职美育教师,将书法篆刻、砚雕文化、非遗秧歌、陶瓷拉坯等匠心技艺汇聚一堂,围绕课程建设、社团培育、工作坊实践、教学科研、展示交流等多个维度,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之路。▲学校副校长于彦良出席聘任仪式

学校定期举办非遗讲座与展示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通过现场演示、互动教学等形式,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体会其中蕴含的历史记忆与文化底蕴。
深入学习砚雕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化自信,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基石。展望未来,河北轨道学院将持续深化“非遗进校园”的常态化机制,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